科普动态
风蚀敦煌
沙漠探险
雷电互动
沙尘暴
泥石流
内陆河
穿越青藏
漫游青藏高原 青藏铁路沿线 冻土工程博览
极限火车
慕士塔格
沙漠探险
沙漠植物 沙漠动物 生存课堂 形成演变课堂 沙漠实验基地
泥石流互动体验
泥石流学堂 冰川泥石流 泥石流的危害 泥石流次生灾害 泥石流灾害应急体验 泥石流的预防措施
内陆河
内陆河分布 冰雪冻土带 草地森林带 绿洲带 荒漠沙漠带
风蚀中演进的敦煌
月牙泉局地环流 莫高窟风沙防护体系 黑戈壁中的魔鬼城 野外风洞风沙模拟实验室 沙尘暴地面观测 鸣沙机理解密
普氏原羚
普氏原羚简介 普氏原羚现状和分布区域 普氏原羚种群数量 普氏原羚栖息地概况 普氏原羚繁殖状况 普氏原羚活动区域致危因素 普氏原羚保护工作
青藏高原
独特的高原自然环境 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 高原上的世界之最 高原生物多样化 多样的自然景观 高原城市交通与旅游 高原的环境保护 高原的科学考察活动 高原的工程建设
冰雪
雪花 吹雪 积雪 雪崩 冰雪之恋 冰川 冰川的诱惑 中国最美的冰川 冰川和冰川学的基本知识 冰川学的成长 野外考察 冰雪视频
冻土
冻土 永久冻土 多年冻土 冰缘 由世界看我国的冻土 决定我国冻土形成的因素 我国多年冻土的主要特征 冻土季节冻结和融化的影响因素 我国冻土类型及分布 多年冻土地区的融区及地下水 多年冻土的由来及历史演变 冻土区开发与自然生态环境变化 图片分类
沙漠
沙漠与人 走进沙漠 沙漠与动物 沙漠与植物 沙漠奇观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中国最美的六大沙漠 世界十大迷人沙漠 沙漠视频
雷电
图片视频 青藏铁路沿线典型地段雷暴 闪电现象 激光引雷 人工引雷的过程 防雷 雷电的分类 雷暴及其起电 人工引雷的应用 负地闪放电过程 闪电始发条件与人工引雷 人工引雷的特征 雷霆防雷网专区
南北极
南极 北极 无人区的动物 南极之光 到欧洲最高峰考察 三登珠穆朗玛峰 走进北极圈 希夏邦马峰初探 天山情怀 青藏高原的诱惑 安第斯山纪行
中国白
中国积雪的分布特点 雪的基本特性 积雪的功能特性及其影响 诗意般的积雪景观 冰川及其景观 中国典型冰川景观欣赏 中国冰川之最 中国冰川景观欣赏 冰雪灾的特点及其减灾防灾?
生态
生态风险 绿洲农业 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 生态气候 生态修复
大气
大气 大气污染的知识 大气的科学知识 气象科普小知识 大气视频资料
水资源
水资源 地球生命之液 地球与水资源 探索地球水的奥秘 地下水资源 水忧患 人类生存与水资源危机 生命的资源水
自然灾害
一本没有写出来的书 上穷碧落下黄泉 稳定并非就是一切 心系长江,魂归黄河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百家论坛
防灾减灾
沙米
沙米 沙米形态特征 沙米生活习性 沙米的地理分布 沙米的价值
互动交流
科学问答 科普共建 精彩视频

千变万化的叶和茎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19-06-11   作者:   资料来源:

    被子植物的叶有规律地生长在枝上,担负着植物生活中最重要的生理功能--光合作用。叶片内的绿色组织通过叶绿体的色素和有关酶类的活动,利用太阳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碳水化合物,并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而贮藏起来,同时释放出氧气。光合作用所产生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葡萄糖。它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有机物质,也是植物进一步合成淀粉、脂肪、蛋白质、纤维素及其他有机物质的重要材料。所以说,叶就像一座绿色的化工厂。
    在形态上,一个发育成熟的完全叶由叶片、叶柄、叶托三部分组成,又可以分为单叶和复叶两大类。
    在结构上,叶柄与茎相似。叶片由上下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构成。表皮覆盖在叶的表面,细胞排列紧密,上面有气孔及毛茸等附属物,有保护作用。表皮细胞的外壁常常角化,形成角质层。角质层既可防止病菌

侵入,又可防止日照过度引起的损害。气孔是叶片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叶肉是光合作用的主要部分,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两部分。栅栏组织细胞轴与表皮垂直相交,栅栏状排列,含叶绿体多,光合作用强。海绵组织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含叶绿体少,光合作用远不及栅栏组织,它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和支持作用。
    叶也是蒸腾、呼吸作用的重要器官,根部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以水汽形式从叶面扩散到体外。叶是扁平的器官,表面较大,适于接受光照,吸收二氧化碳,但在强光和干旱时又易过度蒸腾而失水太多。因而在适应环境和维持生理功能正常进行的过程中,沙生植物的叶在形态、结构上出现了种种适应性变化,显示出了丰富的多样性。叶的变化也涉及到了与它紧密相连的茎的变化,二者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例如:仙人掌、梭梭、柽柳、沙拐枣、麻黄、石刁柏等的叶退化为鳞片状、膜状或针刺状,这样可以减少表面积,防止过度蒸腾。而茎则变为绿色,代替叶行使光合作用。仙人掌、骆驼蓬、骆驼蒿等植物的茎内还有发达的贮水组织,可以保存大量水分,度过极度干旱的季节。

    叶是对环境条件变化反应最敏锐的器官。生活在茫茫沙海中的植物对于气候干旱、冷热剧变、强烈日照、盐碱胁迫的严酷环境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对策”。它们有的加强了保护措施,厉行节约,减少水分过度蒸发。


     沙枣的叶上铺满了鳞片,刺果藜的叶披上了长毛,白刺、霸王的叶上有厚厚的蜡被,沙冬青叶表面的角质层是一般中生植物的三四倍,沙蓬、小叶锦鸡儿、苦马豆的气孔下陷,禾本科一些种将叶片曲卷起来,这些“保护装置”有效地减少了水分过度散失。有的建立了“小水库”,通过叶肉细胞大量贮存水分和特有的内含物来提高保水力,抗御干旱。盐生草、油蒿、珍珠猪毛菜、白刺、骆驼蓬等有发达的贮水组织,可占叶片厚度的70%左右。花棒、补血草等的叶肉细胞内含粘液,萝布麻、沙木蓼的含胶状物质,可提高细胞渗透压,增强保水力。有的植物和干旱“对着干”,依靠叶肉同化组织的发达与其他器官的支持,以不降低蒸腾强度,提高光合效率,达到自身强壮来抵抗不良环境因子的胁迫。例如:骆驼刺根深可达15米,扩展范围平均62.3平方米,可充分利用地下水,而其叶肉栅栏细胞有4层~6层,可以加强光合作用,来完善各器官的功能,适应不良环境。沙柳、沙木蓼的叶片内海绵组织完全退化,全部为栅栏组织细胞,光合效能很高。还有的植物采取了“逃避”措施,与干旱胁迫打游击战。生长在河西走廊的泡泡刺在夏季极度干旱时,叶片纷纷脱落。呈假死状,秋天稍有雨水又会恢复常态。
     沙生植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即使是生活在相同环境中、亲缘关系相近的植物也可以采用不同的适应方式。例如,同是生长在沙质荒漠上的藜科植物,梭梭的叶完全退化,刺蓬的叶四周都有栅栏组织,而沙米的叶上下则有两层栅栏组织。而且,一种沙生植物可以同时采用多种措施来适应环境。像沙冬青既有阻止水分过度蒸腾的厚角质层和下陷型气孔,又有发达的栅栏组织。骆驼刺在水分条件好时,充分利用深根系吸水,增强光合作用,在缺水时又利用下陷的气孔减少蒸发,还可使部分叶变为刺状减少叶的总表面积。

    由此看来,自然界的事情是非常复杂的,有许许多多的知识需要我们去学习,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也有许许多多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

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