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动态
风蚀敦煌
沙漠探险
雷电互动
沙尘暴
泥石流
内陆河
穿越青藏
漫游青藏高原 青藏铁路沿线 冻土工程博览
极限火车
慕士塔格
沙漠探险
沙漠植物 沙漠动物 生存课堂 形成演变课堂 沙漠实验基地
泥石流互动体验
泥石流学堂 冰川泥石流 泥石流的危害 泥石流次生灾害 泥石流灾害应急体验 泥石流的预防措施
内陆河
内陆河分布 冰雪冻土带 草地森林带 绿洲带 荒漠沙漠带
风蚀中演进的敦煌
月牙泉局地环流 莫高窟风沙防护体系 黑戈壁中的魔鬼城 野外风洞风沙模拟实验室 沙尘暴地面观测 鸣沙机理解密
普氏原羚
普氏原羚简介 普氏原羚现状和分布区域 普氏原羚种群数量 普氏原羚栖息地概况 普氏原羚繁殖状况 普氏原羚活动区域致危因素 普氏原羚保护工作
青藏高原
独特的高原自然环境 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 高原上的世界之最 高原生物多样化 多样的自然景观 高原城市交通与旅游 高原的环境保护 高原的科学考察活动 高原的工程建设
冰雪
雪花 吹雪 积雪 雪崩 冰雪之恋 冰川 冰川的诱惑 中国最美的冰川 冰川和冰川学的基本知识 冰川学的成长 野外考察 冰雪视频
冻土
冻土 永久冻土 多年冻土 冰缘 由世界看我国的冻土 决定我国冻土形成的因素 我国多年冻土的主要特征 冻土季节冻结和融化的影响因素 我国冻土类型及分布 多年冻土地区的融区及地下水 多年冻土的由来及历史演变 冻土区开发与自然生态环境变化 图片分类
沙漠
沙漠与人 走进沙漠 沙漠与动物 沙漠与植物 沙漠奇观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中国最美的六大沙漠 世界十大迷人沙漠 沙漠视频
雷电
图片视频 青藏铁路沿线典型地段雷暴 闪电现象 激光引雷 人工引雷的过程 防雷 雷电的分类 雷暴及其起电 人工引雷的应用 负地闪放电过程 闪电始发条件与人工引雷 人工引雷的特征 雷霆防雷网专区
南北极
南极 北极 无人区的动物 南极之光 到欧洲最高峰考察 三登珠穆朗玛峰 走进北极圈 希夏邦马峰初探 天山情怀 青藏高原的诱惑 安第斯山纪行
中国白
中国积雪的分布特点 雪的基本特性 积雪的功能特性及其影响 诗意般的积雪景观 冰川及其景观 中国典型冰川景观欣赏 中国冰川之最 中国冰川景观欣赏 冰雪灾的特点及其减灾防灾?
生态
生态风险 绿洲农业 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 生态气候 生态修复
大气
大气 大气污染的知识 大气的科学知识 气象科普小知识 大气视频资料
水资源
水资源 地球生命之液 地球与水资源 探索地球水的奥秘 地下水资源 水忧患 人类生存与水资源危机 生命的资源水
自然灾害
一本没有写出来的书 上穷碧落下黄泉 稳定并非就是一切 心系长江,魂归黄河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百家论坛
防灾减灾
沙米
沙米 沙米形态特征 沙米生活习性 沙米的地理分布 沙米的价值
互动交流
科学问答 科普共建 精彩视频

回击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19-06-11   作者:   资料来源:

      产生大电流强电磁辐射的地闪回击的条纹照片如图4-5所示。由于地闪回击过程对地释放的大量电荷和通道中的巨大电流对各种微电子器件和建筑物所造成的严重威胁,近年来地闪回击过程一直是雷电研究的重要对象。而且由于云对地放电过程中所形成的清晰的闪电通道容易进行光学观测,加之微秒和亚微秒量级时间分辨率仪器的不断出现和更新,因此对向地面释放负电荷的回击研究很多,最近的研究可以参见Willet et al.(1990); Shao et al., 1995; Hussein et al.(1995);Jordan et al.(1997); Takagi et al.(1998),Willett et al.(1998)。对回击的研究通常从其辐射电磁场、回击电流、回击速度、发光和光谱以及回击模式等几方面来进行。下面将分别进行讨论。

图4-5 利用条纹照相机拍摄到的一12次回击地闪照片,左边一个是首次回击,也是唯一一个具有分叉的回击(Uman,1987)。

电磁场

       有关毫秒级回击辐射场的文献有很多,如:Brook et al.(1962)、Kitagawa et al.(1962)、Krehbiel et al.(1979) 以及 Lin et al.(1979)等。毫秒级时间尺度的回击电场变化和光学观测参见图3-7,类似的回击电场变化可以用来确定各回击所中和的云中电荷的位置,以及回击通道中的毫秒级电流大小(Reynolds and Neil, 1955; Ogawa and Brook, 1969; Krehbiel et al., 1979; Brook et al.,1982a, b;郄秀书等,1998)。
      对回击微秒和亚微秒级的垂直和水平磁场变化的测量也很多,如:Fisher and Uman(1972),Uman et al.(1975), Tiller et al.(1976), Weidman and Krider(1978, 1980), Cooray and Lundquist(1982,1985), Master et al.(1984), Takagi et al.(1998)等。测量场的频谱分析可以参见Brook and Kitagawa(1964), Serhan et al.(1980), Weidman et al.(1981), Weidman and Krider(1986) 以及Willet et al.(1990)。不同距离上测量到的首次回击和继后回击微秒级时间变化场见图4-6。
图4-6不同距离上的首次回击(实线)和继后回击(虚线)微秒级
时间电场(第一、第三列)和磁场(第二、第四列)变化(Lin et al., 1979)
 
      几公里之内的回击电场以静电场为主,它在回击电流停止流动后不会马上变为零。近距离的磁场同样也以静磁场为主。远距离的电场和磁场有类似的波形,为弧形双极性波形。初始峰值是约10km以远电磁辐射场的主要特征,也是几公里和约10km距离上回击电场的一个重要特征,在1km的近距离上这一峰值仍然可以被识别出来。由于它由辐射场引起,如果不考虑传播效应的话则与距离成反比。因此为便以比较,在已知距离上测量到的不同回击的初始场峰值可以归一化到同一距离上。例如:如果要归一化到100km,则只需要将所测量到的场峰值乘以D/105,其中D为回击距离,单位为米。不同作者得到的归一化到100km的回击电场峰值平均值列于表4-1中。归一化到100km的初始首次回击电场峰值的平均值在6-8V/m之间,继后回击在4-6V/m之间。利用所测量得到的初始场峰值资料,Krider and Guo(1983)计算出首次回击的
      峰值辐射功率为2×1010W,继后回击为3×109W。
图4-7负地闪首次回击和继后回击的辐射场波形的精细结构示意图
(Weidman and Krider, 1978)
 
表4-1 不同作者得到的首次回击和继后回击精细特征

<td valign="top

 
作者
首次回击
继后回击
 
归一化到l00 km的初始峰值(V/m)
 
数目
平均值
偏差
数目
平均值
偏差
Willet et al.(1998)
131
8.6
4.4
 
 
 
Qie et al.(1991)
56
7.6
4.2
 
 
 
Master et al. (1984)
112
6.2
3.4
237
3.8
2.2
Krider and Guo (1983)
69
11.2
5.6
84
4.6
2.6
 
31
8.8
4.0
31
6.0
1.9
Cooray and Lundquist (1982)
553
5.3
2.7
 
 
 
McDonald et al. (1979)
54
5.4
2.1
119
3.6
1.3
McDonald et al. (1979)
52
1O.2
3.5
153
5.4
2.6
Tiller et al. (1976)
75
9.9
6.8
163
5.7
4.5
Lin et al. (1979)
 
 
 
 
 
 
[KSC]
51
6.7
3.8
83
5.0
2.2
[0cala]
29
5.8
2.5
59
4.3
1.5
过零时间(μs)
 
Lin and Uman (1979)
46
54
18
77
36
17
Cooray and Lunquist (1985)
 
 
 
 
 
 
[Sweden]
102
49
12
94
39
8
[Sri Lanka]
91
89
30
143
42
14
 
 
 
 
 
 
 
Master et al. (1984)
1O5
4.4
1.8
22O
2.8
1.5
Cooray and Lundquist (l982)
140
7.O
2.0
 
 
 
Lin et al. (1979)
 
 
 
 
 
 
[Ocala]
29
2.7
1.3
59
1.9
O.7
[KSC]
51
2.4
1.2
83
1.5
0.8
Tiller et al. (1976)
120
3.3
1.0
163
2.3
0.9
Lin and Uman (1973)
12
4.0
2.2
83
1.2
1.1
Fisher and Uman (1972)
26
3.6
1.8
26
3.1
1.9
慢前沿持续时间(μs)
 
 
郄秀书等(1998a)
85
9.4
3.9
84
4.3
3.1
Master et al. (1984)
1O5
2.9
1.3
 
 
 
Cooray and Lundquist (1982)
82
5.0
2.0
 
 
 
Cooray and Lundquist (1985)
104
4.6
1.5
 
 
 
Weidman and Krider (1978)
62
4.0
1.7
44
0.6
O.2
 
90
4.1
1.6
120
0.9
0.5
慢前沿与峰值百分比
郄秀书等(1998)
85
20-60
 
84
10-30
 
Master et al. (1984)
105
28
15
 
 
 
Cooray and Lundquist (1982)
83
40
11
 
 
 
Cooray and Lunquist (1985)
108
44
1O
 
 
 
Weidman and Krider (1978)
62
52
20
44
20
10
 
90
40
20
120
20
10
快转化10-90%时间(ns)
 
Master et al. (1984)
102
970
68O
217
610
270
Weidman and Krider (1978)
38
200
100
8O
20O
40
 
15
2O0
100
34
150
100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