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动态
风蚀敦煌
沙漠探险
雷电互动
沙尘暴
泥石流
内陆河
穿越青藏
漫游青藏高原 青藏铁路沿线 冻土工程博览
极限火车
慕士塔格
普氏原羚
普氏原羚简介 普氏原羚现状和分布区域 普氏原羚种群数量 普氏原羚栖息地概况 普氏原羚繁殖状况 普氏原羚活动区域致危因素 普氏原羚保护工作
青藏高原
独特的高原自然环境 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 高原上的世界之最 高原生物多样化 多样的自然景观 高原城市交通与旅游 高原的环境保护 高原的科学考察活动 高原的工程建设
冰雪
雪花 吹雪 积雪 雪崩 冰雪之恋 冰川 冰川的诱惑 中国最美的冰川 冰川和冰川学的基本知识 冰川学的成长 野外考察 冰雪视频
冻土
冻土 永久冻土 多年冻土 冰缘 由世界看我国的冻土 决定我国冻土形成的因素 我国多年冻土的主要特征 冻土季节冻结和融化的影响因素 我国冻土类型及分布 多年冻土地区的融区及地下水 多年冻土的由来及历史演变 冻土区开发与自然生态环境变化 图片分类
沙漠
沙漠与人 走进沙漠 沙漠与动物 沙漠与植物 沙漠奇观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中国最美的六大沙漠 世界十大迷人沙漠 沙漠视频
雷电
图片视频 青藏铁路沿线典型地段雷暴 闪电现象 激光引雷 人工引雷的过程 防雷 雷电的分类 雷暴及其起电 人工引雷的应用 负地闪放电过程 闪电始发条件与人工引雷 人工引雷的特征 雷霆防雷网专区
南北极
南极 北极 无人区的动物 南极之光 到欧洲最高峰考察 三登珠穆朗玛峰 走进北极圈 希夏邦马峰初探 天山情怀 青藏高原的诱惑 安第斯山纪行
中国白
中国积雪的分布特点 雪的基本特性 积雪的功能特性及其影响 诗意般的积雪景观 冰川及其景观 中国典型冰川景观欣赏 中国冰川之最 中国冰川景观欣赏 冰雪灾的特点及其减灾防灾?
生态
生态风险 绿洲农业 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 生态气候 生态修复
大气
大气 大气污染的知识 大气的科学知识 气象科普小知识 大气视频资料
水资源
水资源 地球生命之液 地球与水资源 探索地球水的奥秘 地下水资源 水忧患 人类生存与水资源危机 生命的资源水
自然灾害
一本没有写出来的书 上穷碧落下黄泉 稳定并非就是一切 心系长江,魂归黄河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百家论坛
防灾减灾
沙米
沙米 沙米形态特征 沙米生活习性 沙米的地理分布 沙米的价值
互动交流
科学问答 科普共建 精彩视频

我国雪灾防治的经验和教训

发布人:xiaofen   发布时间:2020-05-13   作者:沈永平   资料来源:

2008年1月10-22日,我国南方地区百年一遇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了包括贵州、湖南、安徽在内的全国多个省市,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灾死亡129人,失踪4人;因灾直接经损失1516.5亿元。这场雪灾以其空前的受灾区域、范围和灾情损失程度,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已演变成为巨灾。关键时刻,各级党政部门、武警官兵、解放军战士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奋起抗灾,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灾区人民走出困境。这次抗击雪灾的经验和教训主要如下:

    1.宝贵经验

   (1)执政能力是战胜灾害的核心保证。面对严重复杂的灾情,政府及时组成了抗灾指挥中心,坚决杜绝了地方、部门利益羁绊,有效整合了抗灾救灾资源,及时抓住了保人民生命安全、保运输、保电力的主要矛盾,有效防止了灾情的蔓延扩大。

   (2)团结一致是战胜灾害的最大力量。在这场灾害中,几乎没有哪个部门在面对任务或遭遇困难时会讨价还价,参与抗灾救灾的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也充分发挥军队的作战能力和资源优势,给灾区以最大的帮助。

   (3)以人为本、心系群众是灾区稳定、减少损失的关键。面对灾害造成的严峻态势,各级领导首先确保的是人民群众不会因灾被冻死、饿死、病死,即使是偏僻的山村,政府也会把粮食等基本生活物资及时送到。有些地段车辆被困、无法行驶,政府也会派医护人员及时抢救被困群众。

    2.重要教训

大雪来临时,气象部门发出了红色警报,国家成立了救灾中心;财政部、农业部向灾情较重的省份紧急下拨了农业生产救灾资金,支持开展农业生产自救工作;南方一些省份实施了国家二级紧急预案;各部门在抢险救灾中也都全力配合。但是客观评价,在应对灾害事件时,仍存在很多问题:

    (1)缺少完善的重大灾害应急预案。由于对“复合型灾难”缺乏必要的应急预案,各部门的反应都比较仓促,考虑不够充分,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和行业之间还缺乏有效的相互协调和配合。

    (2)缺乏科学的防灾救灾意识、知识和技能。在特大灾害来临时,从政府官员到广大民众都没有意识到灾害已经降临,更没有充分认识到灾害的严重性,由此丧失了宝贵的防灾救灾时间;在灾害发生后,灾区民众不知道如何自救和互救,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灾害的危害性;在救灾过程中,一些救灾措施缺乏科学性,有些救灾措施又不为广大群众所接受,这凸显了从政府官员到广大民众对防灾救灾知识和技能严重缺乏的问题。

民众既是灾害的直接受害者,又是防灾救灾的主要力量,没有他们支持和参与,缺乏对防灾救灾知识的掌握,要想做好防灾救灾工作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必须重视科学的防灾救灾知识宣传,其载体可充分利用人们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各类媒体,包括海报、日历、网络、手机短信、广播、电视等等。

    (3)城市防灾救灾的基础设施建薄弱。当外部供电中断后,由于政府机关、电视台、通讯机站等要害部门都没有自己的应急电源,因此造成通讯瘫痪,灾情不明,指挥失灵;同时,停电和水管冻裂会造成城市断水,而城市又无自备水井,致使广大群众只能依靠超市的瓶装水度日,使受灾地区陷入水荒。由此可见,加强城市防灾救灾的基础设施建设势在必行。

防御自然灾害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雪灾对基础设施、牧区、山区经济等带来的严重危害可能通过有效的防治和预防而得到减缓,应该充分尊重科学,加强雪灾研究工作,对雪灾造成巨大灾害的过程进行科学监测、预测和研究,科学地评估灾害后果并制订科学的防御和应变预案,科学地规划城市建设和制定建筑标准等都是防御特大自然灾害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在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的科学技术合作上,应该认真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科技成果。

我国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大雪灾害,常常导致人、畜与外界隔绝,因为寒冷、饥饿而遭受灾害。所以要做好预防和应急的措施,一旦预测者识别出恶劣的冬季气候,气象部门就开始发布警报。预测者尽早发布警报,让人们尽可能提前做好充分准备。警报本身是分等级的,明确而且具体。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暴雪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防灾减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