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动态
风蚀敦煌
沙漠探险
雷电互动
沙尘暴
泥石流
内陆河
穿越青藏
漫游青藏高原 青藏铁路沿线 冻土工程博览
极限火车
慕士塔格
沙漠探险
沙漠植物 沙漠动物 生存课堂 形成演变课堂 沙漠实验基地
泥石流互动体验
泥石流学堂 冰川泥石流 泥石流的危害 泥石流次生灾害 泥石流灾害应急体验 泥石流的预防措施
内陆河
内陆河分布 冰雪冻土带 草地森林带 绿洲带 荒漠沙漠带
风蚀中演进的敦煌
月牙泉局地环流 莫高窟风沙防护体系 黑戈壁中的魔鬼城 野外风洞风沙模拟实验室 沙尘暴地面观测 鸣沙机理解密
普氏原羚
普氏原羚简介 普氏原羚现状和分布区域 普氏原羚种群数量 普氏原羚栖息地概况 普氏原羚繁殖状况 普氏原羚活动区域致危因素 普氏原羚保护工作
青藏高原
独特的高原自然环境 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 高原上的世界之最 高原生物多样化 多样的自然景观 高原城市交通与旅游 高原的环境保护 高原的科学考察活动 高原的工程建设
冰雪
雪花 吹雪 积雪 雪崩 冰雪之恋 冰川 冰川的诱惑 中国最美的冰川 冰川和冰川学的基本知识 冰川学的成长 野外考察 冰雪视频
冻土
冻土 永久冻土 多年冻土 冰缘 由世界看我国的冻土 决定我国冻土形成的因素 我国多年冻土的主要特征 冻土季节冻结和融化的影响因素 我国冻土类型及分布 多年冻土地区的融区及地下水 多年冻土的由来及历史演变 冻土区开发与自然生态环境变化 图片分类
沙漠
沙漠与人 走进沙漠 沙漠与动物 沙漠与植物 沙漠奇观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中国最美的六大沙漠 世界十大迷人沙漠 沙漠视频
雷电
图片视频 青藏铁路沿线典型地段雷暴 闪电现象 激光引雷 人工引雷的过程 防雷 雷电的分类 雷暴及其起电 人工引雷的应用 负地闪放电过程 闪电始发条件与人工引雷 人工引雷的特征 雷霆防雷网专区
南北极
南极 北极 无人区的动物 南极之光 到欧洲最高峰考察 三登珠穆朗玛峰 走进北极圈 希夏邦马峰初探 天山情怀 青藏高原的诱惑 安第斯山纪行
中国白
中国积雪的分布特点 雪的基本特性 积雪的功能特性及其影响 诗意般的积雪景观 冰川及其景观 中国典型冰川景观欣赏 中国冰川之最 中国冰川景观欣赏 冰雪灾的特点及其减灾防灾?
生态
生态风险 绿洲农业 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 生态气候 生态修复
大气
大气 大气污染的知识 大气的科学知识 气象科普小知识 大气视频资料
水资源
水资源 地球生命之液 地球与水资源 探索地球水的奥秘 地下水资源 水忧患 人类生存与水资源危机 生命的资源水
自然灾害
一本没有写出来的书 上穷碧落下黄泉 稳定并非就是一切 心系长江,魂归黄河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百家论坛
防灾减灾
沙米
沙米 沙米形态特征 沙米生活习性 沙米的地理分布 沙米的价值
互动交流
科学问答 科普共建 精彩视频

逐冰而上|澎湃记者随科考队登珠峰,在海拔6500米直击冰川科考

发布人:xiaofen   发布时间:2023-05-17   作者:澎湃新闻   资料来源: 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蓝色的冰塔林、清澈见底的冰碛湖、透白纯净的绒布冰川,在高耸入云的珠穆朗玛峰下,一切都近在眼前。赶在4月的最后一天,澎湃新闻记者与科考队从珠峰大本营出发,海拔不断地上升,最终历时15小时,抵达东绒布冰川海拔6350米的营地。


        再攀至海拔6500米的绒布冰川垭口,寒风挟着冰冷的雪粒呼啸而过,打在大家脸上宛如针刺,每走一步都能听见自己喘息和心跳声。偶然的小规模雪崩突然袭来,周遭顿时变得一片亮白。未来一段时间,科考队将在此处安营扎寨,开展冰芯钻取工作。
        这里每一粒雪,都记录着气候演变历史;这里每一寸冰,都封存着地球万年记忆;这里每一滴水,都汇聚成江河奔流之源……2023年4月中旬,澎湃新闻特派记者跟随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考队员,一同走进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登上海拔6500米的珠峰绒布冰川,持续一个月以第一视角实地记录科考队员开展的冰川科考工作。
        冰川是气候的产物,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非常敏感。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全球冰川全面退缩的趋势或已不可避免。


        本世纪以来,气候持续变暖,冰川消融加速,引起了国内外冰冻圈研究者们的担忧。被称为“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及周边高山地区,这里的冰川也在不断地退缩。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最独特的地质、地理和生态单元。这里的气候环境变化对区域乃至全球而言,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3.jpg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峰顶,生态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冰川退缩了多少?

        很多问题必须要有观察才能确认,科学不能假设。

        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的支持下,今年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已召集13组科考小组对珠峰地区进行综合科学考察。这次考察将包括极高海拔气象梯度观测、绒布冰川融水径流变化、东绒布冰川冰芯钻取与冰川变化观测、大气温室气体浓度观测等。

        其中,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考队共18人,将开展为期30天的“珠峰地区冰川变化与冰芯气候环境记录考察”。


4.jpg


        过去26年,现任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的康世昌曾十余次来到世界之巅进行科考。在他看来,研究冰川变化就是在明晰全球变暖的影响,这对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和应对都是有益的。

        该科考小组执行负责人、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陈鹏飞向澎湃新闻介绍,他们将在珠峰东绒布冰川钻取冰芯,用于重建珠峰地区过去数百年的气候环境变化历史,为解读过去气候环境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于气候环境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5.jpg

        此外,他们还将使用3D扫描仪和无人机等多种仪器,获得冰川区的高精影像及高程模型,与前几年的观测结果进行对比,进一步深入解析珠峰地区冰川变化特征。

科普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