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动态
风蚀敦煌
沙漠探险
雷电互动
沙尘暴
泥石流
内陆河
穿越青藏
漫游青藏高原 青藏铁路沿线 冻土工程博览
极限火车
慕士塔格
普氏原羚
普氏原羚简介 普氏原羚现状和分布区域 普氏原羚种群数量 普氏原羚栖息地概况 普氏原羚繁殖状况 普氏原羚活动区域致危因素 普氏原羚保护工作
青藏高原
独特的高原自然环境 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 高原上的世界之最 高原生物多样化 多样的自然景观 高原城市交通与旅游 高原的环境保护 高原的科学考察活动 高原的工程建设
冰雪
雪花 吹雪 积雪 雪崩 冰雪之恋 冰川 冰川的诱惑 中国最美的冰川 冰川和冰川学的基本知识 冰川学的成长 野外考察 冰雪视频
冻土
冻土 永久冻土 多年冻土 冰缘 由世界看我国的冻土 决定我国冻土形成的因素 我国多年冻土的主要特征 冻土季节冻结和融化的影响因素 我国冻土类型及分布 多年冻土地区的融区及地下水 多年冻土的由来及历史演变 冻土区开发与自然生态环境变化 图片分类
沙漠
沙漠与人 走进沙漠 沙漠与动物 沙漠与植物 沙漠奇观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中国最美的六大沙漠 世界十大迷人沙漠 沙漠视频
雷电
图片视频 青藏铁路沿线典型地段雷暴 闪电现象 激光引雷 人工引雷的过程 防雷 雷电的分类 雷暴及其起电 人工引雷的应用 负地闪放电过程 闪电始发条件与人工引雷 人工引雷的特征 雷霆防雷网专区
南北极
南极 北极 无人区的动物 南极之光 到欧洲最高峰考察 三登珠穆朗玛峰 走进北极圈 希夏邦马峰初探 天山情怀 青藏高原的诱惑 安第斯山纪行
中国白
中国积雪的分布特点 雪的基本特性 积雪的功能特性及其影响 诗意般的积雪景观 冰川及其景观 中国典型冰川景观欣赏 中国冰川之最 中国冰川景观欣赏 冰雪灾的特点及其减灾防灾?
生态
生态风险 绿洲农业 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 生态气候 生态修复
大气
大气 大气污染的知识 大气的科学知识 气象科普小知识 大气视频资料
水资源
水资源 地球生命之液 地球与水资源 探索地球水的奥秘 地下水资源 水忧患 人类生存与水资源危机 生命的资源水
自然灾害
一本没有写出来的书 上穷碧落下黄泉 稳定并非就是一切 心系长江,魂归黄河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百家论坛
防灾减灾
沙米
沙米 沙米形态特征 沙米生活习性 沙米的地理分布 沙米的价值
互动交流
科学问答 科普共建 精彩视频

什么样的环境才会形成雪

发布人:xiaofen   发布时间:2025-07-25   作者:沈永平,王国亚,张伟,吴锦奎   资料来源:北京出版集团

    一旦雪晶体在大气中形成,它们通过吸收周围的水滴而增长。我们在地面上看到的雪花就是这些冰晶的堆积。冬天的暴风雪是否会下雪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温度,但并不一定取决于我们在地面上感受到的温度。当大气温度达到或低于冰点 (0 且空气中 44 / 237 水分达到最低限度时,雪就形成了。如果地面温度在冰点或以下,雪就会到达地面。然而,如果条件合适的话,当地面温度高于冰点时,雪仍然可以到达地面。在这种情况下,雪花到达这个较高的温度层就会开始融化;融化产生蒸发冷却,使雪花周围的空气立即冷却。这种冷却可以延缓融化。一般来说,如果地面温度至少是 5 ℃,雪就不会形成。 

    虽然天气可以太热而不下雪,但也不能太冷而不下雪。即使在极低的温度下,只要有一些湿气来源和一些提升或冷却空气的方法,雪也能发生。然而,大多数大雪确实 发生在地面附近有相对温暖的空气时——通常是零下9 ℃或更温暖——因为温暖的空气可以容纳更多的水蒸气。

    因为雪的形成需要水分,所以非常寒冷但非常干燥的地区可能很少下雪。例如,南极洲的干谷形成了该大陆最大的无冰区域。干燥的山谷非常寒冷,但湿度非常低,而强风有助于从空气中吸收剩余的水分。因此,这个极端寒冷的地区几乎没有降雪。


地上的雪 

    一场降雪后,雪表面的特征取决于冰晶的原始形态和下雪时的天气状况。例如, 当一场降雪伴随着强风时,雪晶体会碎成更小的碎片,从而变得更密集。下雪后,雪会融化或蒸发,或者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如果雪在地面上持续存在,即使雪的温度 保持在冰点以下,单个颗粒的质地、大小和形状也会发生变化,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融化和重新冻结,并最终被随后的降雪压缩。在冬季,积雪通常会累积并形成一个由各种雪粒组成的复杂的层状结构,反映了沉积时盛行的天气和气候条件,以及积雪随时间的变化。


1753412429876.png

新疆阿勒泰冬季,由于干燥,严寒,落入地面的雪的雪花晶体比较大,阳光照射之后雪花反射也明显

(沈永平 摄)



雪花能有多大?

    雪花是许多雪晶体的堆积。大多数雪花的直径小于1.3 厘米。在某些条件下,通常需要接近冰点的温度、微风和不稳定的大气条件,可以形成直径接近 5 厘米的更大的不规则雪花。雪花的尺寸没有常规的测量,所以确切的尺寸是不知道的。

    雪花随着落下而长大,新形成的冰晶(雪花)比周围的空气重,开始下落。当它通过潮湿的空气落到地球上时,更多的水蒸气冻结在微小的水晶表面。这个冷冻过程是非常系统的。蒸汽中的水分子自行排列,使冰的六边形晶体结构重复出现。雪花越落越大,六边形图案越大。据报道,世界上最大的雪花有 38cm 宽,20cm。吉尼斯世界纪录表明,这片巨大的雪花是 1887 年 1 月 28 日在蒙大拿州基奥堡发现的。

    大气条件会影响雪晶体的形成以及它们落到地面时的情况。雪花可能是对称的,六面雪花,或者它可能是更大的雪花团。同样地,一旦雪落在地面上,根据当地温度的变化、风是否把雪吹到周围、雪在地面上停留了多长时间,雪堆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的性质。例如,一场新下的雪可能是松散的、粉状的,但整个冬天在地面上的雪可能由于融化和再冻结而变得稠密、坚硬。